《战痘青春:当代年轻人的脸上“房地产”之争》
最近洗脸照镜子时突然发现,我的脸蛋不知何时变成了“学区房”——痘痘们拖家带口来定居,还专挑门面位置扎根。额头冒出个“朝阳区”,下巴盘踞着“经济特区”,最可气是鼻尖那颗“地标建筑”,红得能当交通指示灯用。
试过各路民间偏方后我顿悟:生土豆片敷脸像给手机贴钢化膜,芦荟胶抹多了堪比刷防水涂料。某天顶着满脸绿豆面膜去取外卖,吓得快递小哥后退三步:“您这是...准备发芽了?”
美容科医生推了推眼镜说:“您这脸现在属于过度开发。”后来才懂战痘要讲基本法:1.少吃火锅(让辣椒刺客下岗)2.别熬夜(手机辐射比后妈还催老)3.护肤品别搞满汉全席(你的脸不是调色盘)。最神奇的是医生开的药膏,涂上去凉飕飕的,感觉痘痘们在集体办离职手续。
现在终于明白,治痘就像整顿房地产市场——要限购(管住手不挤痘)、去库存(规律代谢)、精准调控(科学护理)。对了,最近发现个好办法:把镜子调成磨砂模式,瞬间实现“全员无痘”的盛世美颜。